王凤翔:做群众的贴心人 架司法的连心桥
www.jjjtsb.com?2012-11-19 11:02? ?来源: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
真心为民 永不言弃 “一名合格的信访工作者,必须真心实意地把信访群众当亲人,要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竭尽全力为他们寻找诉求的突破口。”王凤翔是这么说,更是这么做。 年至耄耋的老人何某,1973年曾因被控奸污妇女破坏上山下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开除公职。此后,何某常年持续信访,成为信访难案之一,省法院也曾复查过此案并专门向最高法院作过汇报,始终无法妥善解决。2011年一个周末的傍晚,王凤翔下班后又一次冒雨到何某居住的住处,与老人从客厅聊到书房,不知不觉过了2个多小时,老人表示其受聘参加编纂《福清市志》,不仅是为了消磨时间,也是为了贴补家用,改善老俩口生活。了解到老人内心不为人知的顾虑及其实际生活现状,王凤翔产生对老人提供司法救助的想法,同时委婉地告知老人特殊时期的案件启动复查存在的客观困难。当知道王凤翔下班还没吃晚饭就直接到访约谈,老人很是感动,倔强的心慢慢地在融化。最后经动员,何某先老人最终同意接受5万元困难救助并承诺息诉息访。这一持续近40年的信访案件的解决,让当地政府和群众都对法院竖起了大拇指。 在接待江西籍农民工朱包根中,王凤翔了解到,朱包根在福清务工期间被湖南籍被告人刘成龙砍成重伤,手部受伤致五级伤残,无法正常劳动就业,虽然法院判令被告人对其进行赔偿,但因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执行无果。朱包根自提出诉讼起即长期滞留福清,在街边捡拾垃圾,露宿街头。得知情况后,王凤翔主动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金,并通过各种渠道筹措救助金,为其提供急需的基本生活保障,避免了其在等待执行结果期间衣食无着。 在王凤翔接待的信访当事人中,像朱包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对于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外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,他总是竭尽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,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。 创新实践 止于至善 在一次市委书记联合接访中,一个老信访户带着一本装订整齐的信访材料合订本,里面汇总了她多年信访申诉所有材料、相关部门的通知等。但法院关于她的信访材料却只有几份判决书,这给了王凤翔很大的触动。 信访难,首先在一个“乱”字,由于信访人的信访方式、途径、反映部门、交办部门相互交叉,因而信访材料往往繁杂、凌乱,有时甚至张冠李戴。如果连信访材料都没有妥善保存,来访人的材料无法仔细审阅,又如何能发现信访人的合理诉求,又怎么能做到保障来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呢。 此后王凤翔立即着手涉诉信访档案建档。现在王凤翔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涉诉信访档案,目前共有200余卷规范卷宗,信访视频光盘150余张及一些音频、相片及其他信访资料。信访档案工作提高了信访工作效率,也得到了上级法院和福清市委政法委、市信访局的高度肯定和推广,省委办公厅也对此进行专稿推广。 有人说,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。这话一点不假,为了做好信访工作,王凤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,由于工作任务繁重,加班加点已成常态;由于工作难度大,为信访件彻夜难眠也是常事;由于一时得不到理解,忍辱挨骂,甚至被信访人泼煤油的事也有过。但王凤翔始终没有退缩,因为他深知,选择了信访,就意味着选择了宽容、忍耐与奉献。 王凤翔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谱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乐章。正如他常说的,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渺小,但只要肯用心、肯付出、肯坚守,就一定会有收获。 |
- 心情版
-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11-08]全省首家库区法官工作室在南平成立
- [ 10-24]记"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"龙文区法院朝阳法庭
- [ 09-13]厦门湖里法院推行社区法官制度促进"无讼社区"建设